校友寄情

校友寄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寄情 >> 正文

南充川北荣校今何在——何争流

发布时间:2013-11-26 作者:校友会办公室

 

一、川北荣校的由来

上世纪50年代初,在四川省南充市有一所特殊的成人学校叫“川北荣誉军人学校”,简称南充川北荣校。这所学校名声不大,但来头不小。自1950年成立之初,首任校长是川北行署主任胡耀邦兼任,副校长由老红军宋国仕等同志担任。建校初期,由于校舍紧张,川北荣校暂住南充地区蓬安县利溪场任家花房子院内,后来迁入南充市内,今南充石油学院校址。建校初期,南充川北荣校规模较小,其主要任务是帮助老红军学习文化。学校机构,主要设有政工股、教育股、后勤股(后来改为科)。1950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后,从1951年开始,陆续从朝鲜战场运回一批又一批志愿军伤残人员,多数是志愿军第12军,第15军和第60军志愿军官兵,在朝鲜战场上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而负伤的战斗英雄和英勇杀敌的伤病员。同时还有在解放大西南战役中负伤的南下干部,或剿匪建政中负伤的解放军官兵等。

1951年到抗美援朝战争停战后至1954年最后一批回国的志愿军伤残人员,一批又一批运到南充川北荣校,学校的规模不断壮大,教职工和学员已发展到1000多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的学员被输送到川北各级政府任职,有的被分配到川北各地搞经济建设,有的被分配到川北公安战线作保卫工作,这样南充川北荣校为当时的新生政权输送了很多人才,为建政工作做了重大贡献。根据健在的南充川北荣校学员李先洲同志回忆:“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有的进了普通班,有的进了提高班,学习的课程相当于现在的初中和高中课程,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历史、自然常识等课程。在农忙季节,我们帮助附近农民收包谷,割麦子等。在暑假中,还参加南充市的一些大型公益劳动如修公路等,修建公园南充荷花池(水上公园),就是我们荣校学员修建的。”

二、南充川北荣校为何迁西宁

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内的行政区划发生了一些变化。1952年将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大行暑撤销,同时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1955年,西南军政委员会撤销。此时的川北荣校面临两大困难,一是学员来源很少,二是办学经费面临困难,所以南充川北荣校举步维艰,处于撤销与合并的处境。到了1958年初,适逢青海大办高等教育,当时不到300万人的青海省(实际只有233万),除原有青海民院,青海师院外,先后筹建了青海医学院,青海工学院,青海农学院,青海畜牧兽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西宁铁道学院,到1958年底,青海省拥有8所高等院校,比1957年翻了两翻多,在校学生2915名,比1957年增加了十五倍。

青海省成立这么多高等院校,学生从何而来?为了解决燃眉之急,1958年夏天,青海省人民政府派出联络组先后到陕西、四川等地寻找生源。联络组到达成都后,经四川省教育部门介绍,联络组来到南充川北荣校。当时的川北荣校面临诸多困难,正想找一条出路,于是立即召开动员大会,商议如何与青海联合办学问题。现在健在的川北荣校学员李先洲同志回忆说:“当时川北荣校领导召集全校学员开大会,会上由一位姓秦的领导同志上台讲话。大意是说,青海成立了八所学院,生源十分缺乏,欢迎你们到青海上大学,毕业以后,建设大西北,建设新青海。愿意去青海的人越多越好,我们都欢迎。”经过双方协商,上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将南充川北荣校迁入青海。这样青海省教育厅专门成立接待小组,到南充共接收师生(含家属)1000余人,其教师被分配到高等院校任教,学员被分配到各高等院校继续深造。(见2006年出版的《青海教育史》349页)

为了尽快办理交接手续,青海省教育厅接待小组,带上经费专程赴四川南充具体办理接待事宜。从19588月开始,南充川北荣校分三批陆续从南充出发,先后来到西宁,路上的运输费用和人员的食宿等均由接待小组负责开支。南充至绵阳不通火车,只有坐汽车到绵阳,然后集体买上火车票,乘火车到达陕西宝鸡站下车,住进宝鸡饭店候车。据当时带队的刘广田同志回忆:“我带队有老老少少300多人,多数为后勤人员和家属,在宝鸡饭店住下,联系包厢一块儿上车。等了两天后,拿上介绍信,包了两个车厢,大家一同上了火车,经过20多个小时,到达兰州站,由于当时兰州至西宁没通火车,只有与兰州运输公司联系坐汽车。等一周后租了四辆大轿车和三辆大卡车,将学员和家属拉至西宁市树林巷,暂且住在一所小学校内。”第二批和第三批陆续到达西宁。由于刚到的荣校师生,来不及分配到各个学院,加上行李未到,所以暂且住到旅馆里,过几天收到行李后,将迁来的第二批荣校师生,安排在西宁宏觉寺街的教师进修学校(后改为文峰中学),第三批荣校师生安排在牧区子弟学校(今西宁十二中)。休息几天后,接待小组通知大家到教师进修学校大院内参加欢迎大会。欢迎大会由川北荣校校长、党委书记宋国仕同志主持,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袁任远致欢迎词。大意是说,青海地大物博,人口稀少,是祖国十分可爱的地方。你们是荣誉军人,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杀敌,不怕牺牲,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为祖国为人民立下赫赫战功,是人民的功臣。今天你们不远千里,克服了许多困难,来到我们青海,我代表青海省委和省政府表示热烈欢迎。我们在党中央和三面红旗指引下,我们开发大西北,建设新青海,你们的到表,为建设新青海,增添了一支生力军。

欢迎会之后,接待小组对800多名荣校学员进行安置。采取组织分配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原则,对家庭经济困难而文化基础较差的学员被分配到省民政厅下属的被服厂、假肢厂工作,有的被分配到西宁各小学担任教师,有的充实到西宁公安民警等。根据学员的专长和自愿,有一部分荣校学员被分配到高等学院充实后勤管理人员。对文化基础比较好的学员被分配到青海师院,青海民院,青海工学院,青海财经学院,西宁铁道学院继续深造。其中分配到青海师院要多一些,约占五分之二左右。具体的专业是政教、中文、教育、历史、地理等系科。分配到其他学院的学员,由于校舍尚未竣工,有的被退回重新分配到师院。从荣校迁来的教职工家属,大部分安排在青海师院,有少数教师和领导被安排在青海师范学校及附中和西宁师范学校。如荣校校长宋国仕(老红军)被安排在青海师院,后被任命为青海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负责政工的王伟光、郭道瑜二同志被分配到青海师院团委工作;负责医务工作的刘广田同志被安排学院医务室工作,荣校学员李先洲、周子瑜、刘向成,一级厨师雍景良等被安排在青海师院总务处工作。学员唐昌发被安排在院办当电话员。文化教员寇凤莲夫妇安排在师院附中任教。

三、荣校学员为青海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分配到青海师院及其他学院继续深造的学员约有300人左右。从1958年至1961年,恰逢我国遭自然灾害,处于院系调整时期,特别是1958年至1959年又处于青海师院建校时期。195810月受青海师范学院刚刚成立,一无宿舍二无教室,招来的学生都是借用别的单位的房子上课,比如政教系在水利厅居住和上课,中文系先住在湟川中学,后来在青海人民出版社大院居住和上课,数学系在牧区子弟学校(今西宁十二中)居住和上课,历史系师生住在西宁师范(今五四大街小学)等。由于荣校学员的文化程度不齐,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但是院系领导想了很多办法,尽量让他们多学些文化知识。比如分配到中文系和历史系的部分学员,由于语文程度太差,不适宜学习中文和历史,而是将这些后进学员分配到政教系和地理系专科班,继续深造。对一些较差的学员进行个别辅导,选派专人给他们补课,或者在学员中采取互相帮助,取长补短。通过这些措施,后进学员的成绩大有进步,毕业后都能胜任工作。到了1958底,经过西宁市人民政府批准,将东风人民公社(今彭家寨镇)杨家寨大队的315亩土地征用给青海师院,作为扩建校园用。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整个师院掀起了建设新校园的热潮。广大学员和其他师生一道,用勤劳的双手,克服重重困难,他们从5公里以外搬砖头、背沙子,用平板人力车,每天运砖300多块,有的学员没有运输工具就用绳子套砖头,用肩背或用扁担挑,特别是那些荣校学员,不顾自己身体的残疾,为建校劳动作出了积极贡献。初步统计,从1958年至1960年间,青海师院相继建成学生宿舍楼两幢,建成了饭厅、实验楼、汽车房、图书室、礼堂等,建筑面积达10167平方米。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被分配到政教系的伤残学员龙泽民同志,在建校劳动中,伤口复发,经医治无效于1959年死亡,年仅20多岁,为建设新师院贡献出宝贵的生命。后被追认为烈士。他的无私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大规模的建校劳动,各系科坚持半天上课,半天劳动的办学思路。从1958年至1961年,青海师院已培养四届毕业生,共808人,其中有很多荣军学员不仅拿到了毕业证书,而且对中学教学工作都能胜任。据师院在西宁三中等学校调查,能胜任本职工作人数占76%,有的荣军学员还成了学科的带头人,有的被提拔为学校的党政管理干部。为母校赢得荣誉。如曾在中文系学习的学员李云峰同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授予他一级战士荣誉勋章,中共模范共产党员,毕业后留校工作,担任党支部副书记,系团总支书记,院团委委员,团省委委员。政教系毕业的林正义学员,在朝鲜战场上被打断了一只骼膊,只有一只手臂能活动,他以顽强的毅力学完了各门课程,毕业后分配到文峰中学(今五中)教政治课,后任该校党支部书记,不久调任西宁第三中学当校长。荣军学员张显文、袁仕忠等同志,先后分配到西宁第八中学和二十里铺中学任教并担任学校领导工作。荣军学员吴春华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省“人防办”担任副处长等。

到了1961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青海师院按照省上指示,组织师生开荒种地,远在兴海县河卡农场,近在西宁市郊火烧沟村开荒一部分学员特别是伤残人员体质下降,出现浮肿等症状。很多学生利用放寒假的机会,回到老家另找出路,学生流失十分严重。另有一部分荣校学员以身体不适应为由,要求调回四川找工作。仅青海师院正式办了调离手续有30多人,另有一部分学生来不及办理离校手续跑回四川的也不少,到1961年全国高校面临院系调整,而青海师院又面临撤销的处境,这时候又有许多学生,包括在校学习和已参加工作的学员,以不适应青海高原气候为由,要求调回去也不少,所以留下来在青海工作的荣校学员就很少了。以笔者所在班级为例,1960年秋,从四川,河南两省招来两个班,90多人,1961年寒假以后,返校的学生不到一半,减员50%以上,到1962年署假,听说学院要撤销,人心浮动,许多同学以自谋出路为由,又走了不少。到1962年秋季开学时,只有18人上课。由此可见一斑。当时其他学院也和青海师院大同小异,比如刚成立的西宁铁道学院,到19614月,该学院被撤销,将大部分师生合并到陕西宝鸡铁道学院,另一部分合并到内蒙古铁道学院,其中有一部分荣军流入到了陕西和内蒙等地。

四、荣校学员的英雄事迹光照千秋。

从四川南充迁来的川北荣校学员中,除了伤残人员外,还有少部分战斗英雄及老红军战士,他们英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海人。宋国仕同志在战争年代,身负18处伤,原来是南充川北荣校校长校党委副书记,迁入青海后,任青海师范党委副书记,一向对学员要求十分严格,特别是见了那些不努力学习,浪费粮食的现象心里特别生气。有一次他到学员住处了解情况,发现个别学员不去上课,在宿舍里睡懒觉,他推开门后,揭了他的被子,口中骂道:“你给老子不上课,你骄傲个啥,你打仗有老子多吗?你的伤疤有老子多吗?”。经过他的训斥之后,个别学员居功自傲的不良风气,很快得到克服,谁也不敢睡懒觉了。宋国仕老书记,后来由于身体有病,被调回四川,安排在达州地委工作。老红军戴锐军,原青海师院党委副书记,对学员的生活和学习给了很多的鼓励和关心,1959年曾写出《农民——最可爱的人——大学生》的专题文章,刊登在1959年《青海画报》第三期上,专门介绍在师院学习的志愿军战斗英雄李云峰同志的学习情况,并配有七幅照片。他在文中这样写道:“李云峰一来到青海师范学院,就受到了师生们的青睐,这位年轻的荣誉军人,本来是贫农,入朝后成为著名的战斗英雄,成为大学生,这是他发展的道路。”戴书记对学员不仅寄予希望,而且管理非常严格,不准学员谈情说爱,要专心致志地学习。后来调省交通厅任党委书记,上世纪80年代病故于西宁。

 

附言:本文作者何争流,男,中共党员,退休前为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原籍四川省盐亭县人,早年在青海师范大学上学,毕业后留校工作,现已退居二线,曾发表诗词和追忆我哥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的英雄事迹等文章多遍。

上一条:感动温暖我的美文--张银生

下一条:回忆大学生活——敏才宮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38号

邮政编码:810016

联系电话:400-000-0000

邮编:123456@163.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