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寄情

校友寄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寄情 >> 正文

回忆母校——彭燕玲

发布时间:2013-11-26 作者:校友会办公室

时光如梭,离开母校已多年,但总无法忘却昔日母校的容颜,老师的谆谆教诲以及同窗的深情厚谊,时时掀起美好的回忆。 

1985年的秋天,我来到青海师大,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涯。在这里我的知识得以充实,我的世界观得以塑造,我的人生经历得以丰富。记得刚刚踏进这方殿堂时,满是好奇,满是欣喜。校园虽小,但整洁、美丽。雨后校园林荫道旁的丁香树葱绿而又芳香,我时常站在树下久久不愿离去。

学校的学风很好,晚饭后到处可见路灯下读书的学生,图书馆座无虚席,学生们在灯下聚精会神地看书。我们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计划着如何在图书馆抢到一个位置。由于身体瘦弱,所以我经常抢不到位置,只好在寝室里挑灯夜战。

学校严格的纪律是最感触我的,由于青海气温低,每天的早操是我最怕的,我总是想方设法不去上早操。但总不能得逞。每天的早操保证了同学们按时上好每天的第一节课。现在身为老师,看见学生早上第一节课迟到,心里就想,为什么学校没有早操呢?

学生的伙食享受公费,学校每月给我们发饭票。菜还经常换新花样,物美价廉,最贵的菜才五角钱,狮子头、红烧肉五角一份。逢节日时还加菜,大家吃得很香。学校照顾我们正在长身体的年轻人,晚上还加夜宵,有馄饨、包子及豆浆等。我常常把菜票省下来,买些好吃的带给弟弟、妹妹一起分享。

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母校留给我的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们刚入校时,班主任老师每个星期都要带领我们劳动,劳动地点就是在校园里,劳动内容就是修整校园并把校园里地上零散的垃圾捡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我养成了爱护劳动成果的习惯。直到现在,无论身在何处,我从不乱丢垃圾,甚至有时走在路上看见垃圾,都要忍不住弯腰捡起来。

对我影响深刻而难忘的是我们的兢兢业业的敬爱的老师们。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使我们获得知识,使我们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母校的培育给了我经受艰苦生活磨炼和考验的勇气,也引导我坦然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荣辱、甘苦。也正是母校老师的辛勤教育,使我日后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一直都觉得,成绩的取得除了要靠自己的努力,更多的来源老师的栽培以及同学的帮助。我的班主任师戴保华老师知识渊博,在教学中一丝不苟,非常认真,她教学经验丰富,讲课时特别有条理,深受同学的尊敬和爱戴。她是我人生的启老师。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我的硕士导师刘儒英老师为人和善可亲、朴实无华。他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渊博的知识而且还有他严谨的治学方法和科学的治学态度。每每想起老师十分耐心地传授给我们知识,心里充满感激。难忘老师手把手教会我们读懂第一篇论文!难忘老师引导我发表第一篇SCI论文!  

岁月如水,往事依旧。回忆母校给我的培育,终生难忘。回忆起母校的这些人和事,我倍感亲切和温暖。希望母校能适应新变化,发扬传统,不断焕发出青春活力。

 

作者:彭燕玲,数学系1985

 

上一条:回忆大学生活——敏才宮

下一条:学校追忆——祁赤民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38号

邮政编码:810016

联系电话:400-000-0000

邮编:123456@163.com

返回顶部